ELISA(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試驗)是一種廣泛應用于生物醫(yī)學檢測的高靈敏度技術,但在實驗過程中,常會遇到標準孔顯色正常而標本孔顯色弱的現(xiàn)象。這種情況可能導致結果誤判,下面將解析可能原因并提供解決方案。
一、標本孔顯色弱的常見原因
1、標本中目標蛋白濃度過低
若標本(如血清、細胞上清等)中待測物質的濃度低于檢測下限,會導致抗原-抗體結合不足,顯色信號弱。需確認標本類型是否符合檢測要求,必要時進行濃縮或選擇更高靈敏度的試劑盒。
2、抗體效價不足或搭配問題
1).一抗問題:一抗與目標蛋白結合能力不足,可能因抗體保存不當(反復凍融、過期)或稀釋比例不匹配導致。
2).二抗問題:二抗與一抗的物種來源不匹配,或二抗酶標記效率下降(如HRP或ALP失活)。
3、操作誤差
1).加樣不準確(如未充分混勻標本、加樣槍誤差);
2).孵育時間或溫度不足,影響抗原-抗體充分結合;
3).洗板不全,殘留未結合的抗體或干擾物質。
4、標本中的干擾物質
某些標本中含有高濃度脂質、血紅蛋白、類風濕因子或蛋白酶,可能抑制抗原-抗體結合或降解抗體。
二、針對性解決方案
1、優(yōu)化標本處理
1).對低濃度標本進行濃縮(超濾離心法);
2).添加蛋白酶抑制劑或通過稀釋減少基質干擾;
3).延長顯色時間(如TMB顯色液孵育15分鐘以上)。
2、驗證抗體質量及搭配
1).確認一抗和二抗的物種匹配性(如抗小鼠一抗需搭配抗小鼠二抗);
2).使用高性價比且經(jīng)過驗證的抗體組合,例如博研生物提供的優(yōu)質抗體:
666元6支抗體套裝(含3支一抗20μL + 3支二抗100μL),適用于常見靶標檢測,效價高、批次穩(wěn)定,可顯著提升信號強度。
3).重新滴定抗體,優(yōu)化一抗/二抗工作濃度。
3、規(guī)范實驗操作
1).使用校準后的移液器,確保加樣精度;
2).嚴格控溫控時(推薦37℃孵育);
3).洗板時每孔注滿洗滌液,浸泡30秒后全拍干。
4、設置合理對照
增加陽性對照(已知濃度標本)和陰性對照(空白標本),幫助判斷是標本問題還是系統(tǒng)誤差。
免責聲明